国际经济与贸易(留)专业
接轨国际市场,创办国际经济与贸易留学生特色班
发布时间:2018-06-09 点击量:
2017年秋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始招生第一批留学生独立班,其中包括11名来自非洲的学生和2名来自中东国家的学生。第一次大胆尝试采用英文教学材料和纯英文教学,将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课程和留学生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整合,让来华留学生在本科期间有机会接受系统、专业、标准的国际化训练,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中文基础较好的留学生实施中外学生同堂教学模式,2017年分别接收了1名越南留学生和秘鲁留学生,两名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同班学习,通过合作讨论式的教与学,促进了中外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国际化视野,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汉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了解中国国情及中华文化,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以及从事国际商品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技能,熟悉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惯例、规则,具有科学和人文精神、国际化视野、市场竞争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各类开放型工商企业、政府涉外经济管理部门、教学等机构从事商品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通关、国际运输、国际商务及管理、政策研究与咨询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留学生人才培养优势
(一)依托国家特色专业为支撑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1995年开始全日制本科专业的招生。经过22年的建设与改革,已经成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湖南省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成为湖南商学院的优势专业、热门专业之一。
经贸学院紧密结合中国开放经济体制建立完善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大趋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17年继续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与特色等进行深入探索改革,将原来的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商务两个方向调整为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方向。
(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经验
积极开展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实践的探索。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目标,广泛整合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增设跨境电商方向,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课程体系与设置、培养特色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2016年将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商务两个方向调整为国际贸易实务和跨境电商方向,进一步完善了基础性、国际性、实用性、人文性四大特色的开放式课程体系,凸显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被学校指定为学习模板,也得到了校内外专家的好评。
(三)师资力量雄厚,人才结构优化
经过多年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结构优化、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有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专业教师队伍。目前,本专业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10人,高职称教师占58.33%;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22人,占91.67%;博士11人,占45.83%;专任教师中,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6人,湖南省青年教学能手1人,湖南商学院教学名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英国、法国、美国高校访问学者3人,美国大学双语进修2人。同时,还组建了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校际专家和企业家、高管在内的合作团队,指导和参与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
(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实验条件
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可行性研究,设计了进出口、电子商务、VR虚拟仿真三个项目,获得了省级立项。对电子商务“双创”实验平台设计了电子商务平台、农村电商、跨境电商三个项目,获得了中央财政140万的投资。两个实验教学平台将极大地改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也将为跨境电商的实战教学提供优良的设备和软件系统,极大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留学生人才培养措施
(一)量身定制留学生培养方案和完善教学管理
积极探索国际化背景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以国际化的教育理念,设置与国际接轨的课程,培养国际化、高质量的国际贸易人才。根据留学生语言基础特点,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了四年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留学生( 英语授课) 培养方案,确立了以我院为主,统筹招生、教学与1991金沙棋牌,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协调的模式组织留学生教育工作。编写全英文的教学大纲和实习大纲,毕业论文要求,规定了留学生学业要求、学业规范,从而规范了留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在保持课程体系与国内学生一定共性的基础上,通过课程安排不同、授课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考试重点不同、教学时数不同,实行对国内外两类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在教学管理上与国际接轨,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中途休学或分段完成学业; 改革考试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增加平时成绩比例,注重学生能力测试,加强技能考核。
(二)专业导师制度
学院非常重视留学生特色班的教学与管理,为留学生选拔和聘任青年教师担任专业导师,平均每三个留学生分配一名导师,帮助留学生了解本专业概况,对培养目标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熟悉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同时,专业导师结合自身教学、科研经历,帮助留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和课程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树立目标,逐步建立科学起合理的学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此外,专业导师加强与留学生的课外交流与互动,培养留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丰富以文化融合为核心的文化交流平台
以文化融合为目标,积极打造有利于留学生发展的人文交流活动,注重多样文化在高校环境中的自由呼吸,力求形成稳定、开放、和谐的高校文化氛围。为留学生开设中国文化课,包括中国国画、戏曲欣赏、武术、书法等多种课程,有效促进了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让留学生自主开展适合留学生特点的文体活动,例如和中国学生一起开展英语角活动,在提高外语口语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同时,增强彼此间的了解,增进友谊。
(四)培养较强英语沟通能力教师队伍
加大力度建立一支以英语能力相对较强的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并对青年教师的英语水平进行强化训练,鼓励这些任课教师在业余时间多与留学生进行交流。采用竞争的选拔机制、合理的投入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保证全英语授课留学生教学师资培训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给予相应鼓励性政策,体现优劳优酬的原则,既保护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又能保证高水平教学质量的完成。把全英语授课师资的培训纳入学校师资培训的整体规划中。集中全校各学科优势资源,挑选英语水平较好、业务素质较高的教师担任留学生任课老师。分期选拔参与留学生教学的教师到海内外培训。对接受海内外培训的师资,安排回校后的留学生教学工作,使他们在海内外学到的东西得到强化、巩固,并真正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五)发挥留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个性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华留学生在原来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中,其价值观、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已基本稳定。当他们进入他国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就会出现各类文化不适应性问题,导致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院采取开放式、多维度的管理模式,针对留学生的跨国背景,认真了解他们的对自身的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其进行未来职业规划。教学中鼓励老师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丰富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留学生特色班的阶段性办学成果
(一)小班汉语学习,语言水平提升较大
国际经济与贸易留学生班学生来自非洲和中东国家,没有汉语基础。针对这一情况,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融入中国的学习生活,课程设置中在大一阶段重点对他们进行汉语听说读写的训练。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的汉语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比如来自埃塞俄比亚的WODAJO EFRATA TADELE,汉语口语、听力、综合平均分为91分,TSEGAYE EDEN ALEMAYEHU听力成绩为97分,汉语口语92分,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热情较高。
(二)社会实践活动广
2018年4月,在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柳思维教授的总体策划与亲自带领下,金沙9159游戏在线登录、国贸系老师、留学生一行共40多人,来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长沙铜官窑古镇,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旅行活动。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邓继团作了《长沙窑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讲座,向留学生讲述了长沙窑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联系,让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 AHMED GAMAL ABDO MOHAMMED 代表留学生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在中国学习的收获。2018年6月,组织带领留学生参观湖南省知名跨国经营企业三一集团有限公司,现场讲学三一重工的海外营销战略,介绍产品出口贸易情况,让留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国际贸易知识,了解中国经济形势,世界市场需求供给状况。
(三)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关系融洽
2018年上半年开始,每个月导师集中为留学生举行1-2次专业知识讲授和学习指导。戴育琴、蒋菡芙、谭飞燕、吴学君和黎谧5位老师分别从学习方法和资源介绍、自由贸易及其阻碍因素、国际贸易热点问题等方面,以全英文方式为留学生讲解专业知识。除了在网上为学生答疑解惑,导师定期开展与学生的互动,及时了解留学生的学习的状况、进展情况、困难等。帮助留学生树立信心,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定义的目标和理想。并请校外导师具有丰富外贸从业经验的肖高伟总经理为学生分享进出口贸易工作经验,分析中国外贸的现状、未来走势和发展契机。引导留学生从大一开始对专业知识接触和了解,培养专业敏锐度,养成观察社会、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习惯。
(四)师生科研能力增强,国际交流合作取得进展
国际经济与贸易留学生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富有创新和敬业精神。近三年来, 教学团队立项省级教学改革课题、校级教学改革课题多项,自编本科教材2本,专著5 部,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教学改革论文8篇。针对留学生培养工作,2018年立项校级教研课题《湖南商学院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推动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学校海外教师培训计划获得成功。2016年戴育琴老师获得学校海外学习资助,到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访学1年,在美国期间在听课学习英语,提升专业研究能力。2017年何莉老师前往美国克利夫兰大学访学1年,提升双语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2018年吕雄鹰老师和张宏建老师获得学校出国双语培训的资助,将于8月前往美国弗洛斯堡大学访学。